零件在交變應力作用下損壞叫做疲勞破壞。據統計,在機械零件失效中有80%以上屬于疲勞破壞。例如大多數軸類零件,通常受到的交變應力為對稱循環應力,這種應力可以是彎曲應力、扭轉應力、或者是兩者的復合。如火車的車軸,是彎曲疲勞的典型,汽車的傳動軸、后橋半軸主要是承受扭轉疲勞,柴油機曲軸和汽輪機主軸則是彎曲和扭轉疲勞的復合。再如齒輪在嚙合過程中,所受的負荷在零到某一大值之間變化,而缸蓋螺栓則處在大拉小拉的狀態中,這類情況叫做拉-拉疲勞;連桿不同于螺栓,始終處在小拉大壓的負荷中,這類情況叫做拉-壓疲勞。我們還可以列舉很多常用的機械零件所受的負荷情況,綜合這些情況就會得到上面已經提過的結論:大多數零件的失效是屬于疲勞破壞的。
1 疲勞破壞的特點
盡管疲勞載荷有各種類型,但它們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一, 斷裂時并無明顯的宏觀塑性變形,斷裂前沒有明顯的預兆,而是突然地破壞。
二, 引起疲勞斷裂的應力很低,常常低于靜載時的屈服強度。
三, 疲勞破壞能清楚地顯示出裂紋的發生、擴展和斷裂三個組成部份。
2 疲勞斷口分析
我們已經知道,疲勞損壞有裂紋的發生、擴展直至終斷裂三部分。
一個典型的疲勞斷口總是由疲勞源,疲勞裂紋擴展區和斷裂區三部份構成。
疲勞斷口有各種型式,它取決于載荷的類型,即所受應力為彎曲應力、扭轉應力還是拉-壓應力,同時與應力的大小和應力集中程度有關。
圖 1 是彎曲疲勞的斷口。在承受低名義應力時,n于應力集中較小的,疲勞裂紋擴展區占的面積相對說比較大,而且斷裂區并不正好位于疲勞源的對側,而是以逆旋轉方向偏離一個位置。對于應力集中較大的,不僅擴展區減小,而且斷裂區已不在軸的表面,漸漸移向。在承受高名義應力時,即使對應力集中小的軸,表面的疲n源已有多處,裂紋擴展形成棘輪形,斷裂區位于軸的。對于高應力集中的軸,表面的疲勞源更多。
對扭轉疲勞斷口,可n三種型式,見圖 2。
(1)和軸內成45。,即沿大拉應力作用的平面斷裂,橫斷面呈星狀。當應力集中較大時呈鋸齒狀。
(2)和軸向垂直,橫斷面呈階梯狀。
(3)和軸向平行,橫斷面呈階梯狀。
對二、三種情形,都是沿著大切應力平面斷裂。從理論上看,一般材料的剪切強度都低于材料自身的拉斷強度。而對扭轉軸,在表面上的拉應力和剪切力在數值上相等。之所以出現一種斷裂型式,是由于零件表面存在刀痕或損傷以及材料內部有缺陷而造成的。對扭轉疲勞,一般看不到成貝殼狀或海灘狀的裂紋前沿線。
(資料來源于網絡-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