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顯微鏡的地方溫度低一些較好,如8℃至25℃左右即合適,晝夜溫度不宜超過6℃。不可有直射陽光曬在裝顯微鏡的柜子上,更不可直曬顯微鏡,室內宜干燥,相對濕度65-70%以下。潮濕n顯微鏡的大敵,它會使金屬部分生銹,透鏡膠合部分開膠,玻璃表面長霉等造成得大損失。當相對濕度超過70%時,為了吸濕,在放顯微鏡的柜子內應用燒杯等裝大量胿膠或氯化鈣等吸潮劑,氯化鈣吸濕后會變糊狀,應注意更換。胿膠在吸濕變色后,應取出在烘箱內烘干再用。
在?帶、亞熱帶及沿海地區,由于氣溫高濕度大,光學元件如透鏡、棱鏡等表面常長霉或霧,它會使透射光量減小,降低分辨率,嚴重的完全不能使用。光學玻璃長的霉是空氣中大量存在的曲霉和青霉。長霉的原因和條件是:玻璃上有霉菌孢子侵入,溫度適宜霉菌生長(25℃-35℃),溫度也合適(較適宜為相對濕度80-95%),有霉菌生長所須的營養物質如各種有機物,油垢、髒污、灰塵等。長霉后霉菌絲侵入到玻璃內部,看起來好像在透鏡玻璃表面有些網紋,可是很難擦掉或根本擦不掉。
長霧指光學元件拋光面上有“霧水”一樣的微滴。長的霧有油性纖
對于使用者而言,要防止光學元件長霉或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