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公布將阿斯巴甜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即2B類致癌物。一石激起千層浪,關乎到幾乎每一個人的“可能致癌物質”讓大名鼎鼎的阿斯巴甜迅速占據了各大平臺的熱搜。這到底是世界拋棄阿斯巴甜說的再見?還是謹慎之下的一場誤解?對飲食安全的關注總是讓我們想更加深入了解一下知名甜味劑之王—-—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作為一種人工甜味劑,存在于多種食品中,如汽水、碳酸飲料、果汁飲料、茶和咖啡飲料、一些無糖或低糖的糖果、口香糖、薄荷糖、酸奶、冰淇淋、奶昔、番茄醬、沙拉醬、甜醬、調味料混合物等。使用阿斯巴甜的食品非常之多,如果阿斯巴甜是致癌物,還可以食用嗎?應對民眾的關切,不同的權威機構也發出了不同的聲音。
結合多個國家權威機構的聲音來看,阿斯巴甜在一定標準和限量范圍內依然是可以安全使用的甜味劑。
前不久的醬油中苯甲酸鈉事件后,此次又爆出阿斯巴甜致癌的可能,讓越來越多的人呼吁和選擇零添加食品。但其實,食品在生產和儲存過程中,為了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防腐效果,通常需要加入一些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稱之為食品添加劑。常見如:抗氧化劑、著色劑、增味劑、防腐劑、甜味劑等。食品添加劑在標準規定的特定種類和含量范圍之內是允許安全使用的。
阿斯巴甜作為甜味劑中的一種,被批準在一定含量范圍內使用于調劑乳、風味發酵乳、調劑乳粉和調劑奶油粉等多種食品中。
阿斯巴甜其實是被化學家無意中“嘗”出來的,1965年12月,美國的Searle公司研究員詹姆斯·施拉(James Schlatter)在研究氨基酸合成實驗時,在合成化合物過程中,他手指上不經意沾到裝有中間產物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容器上一些粉末,當他將要捏起一張紙時,就像有的人習慣舔手指方便翻書一樣,他自然而然舔了一下手指,發現手指非常甜。他再次嘗試里面的物質后,發現一種全新甜味劑——阿斯巴甜。阿斯巴甜主要是由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氨基酸是蛋白質的組成成分)構成,可以像蛋白質一樣在體內被快速吸收,不會積蓄在體內,而且其中天冬氨酸可被人體直接利用。
評估一種物質是否有對人體有風險,除了物質本身的化學特性以外,人體的攝入量也是一項重要的因素,有句話說,拋開劑量談毒性那就是耍流氓,話糙理不糙。劑量是致癌物是否致癌的另一個重要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下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分別對阿斯巴甜的安全性進行了評估,設定其每日允許攝入量為0~40mg/kg。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和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對阿斯巴甜的安全劑量給出了值,即每日可接受攝入量(ADI)。FDA的標準是,每千克體重阿斯巴甜的攝入量在50毫克以內,EFSA的標準是,每千克體重阿斯巴甜的攝入量在40毫克以內。我國現行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也規定了阿斯巴甜在風味發酵乳、調制乳粉、水果罐頭、冷凍飲品等各類食品中的大使用量。
注:GB 2760-2014標準中部分食品可以添加阿斯巴甜的大使用量。
按照現在國際通用的一瓶500毫升的無糖可樂里,阿斯巴甜的含量高是0.3克計算,一名體重為60千克的人,每天要喝10瓶無糖可樂才會達到FDA的限量,每天喝8瓶才會達到EFSA的限量。顯然,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較少。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說法引起了大家不小的恐慌,準確檢測食品中的阿斯巴甜含量,確保食品處在可安全食用的范疇,那就要靠科學分析儀器來助力了。島津作為全球知名的儀器廠商,經過一百四十余年的研發,產品線豐富,目前具有高分辨質譜、成像質譜顯微鏡、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質譜等生命科學研究產品,色譜、質譜、光譜、元素分析、表面分析等多種分析檢測儀器,試驗機、X射線、CT等無損檢測設備。
應對食品中阿斯巴甜的檢測,殺雞無需用牛刀,島津高效液相色譜儀即可輕松應對。
島津超高效液相色譜儀 Nexera LC-40系列
分析條件
方法學結果
阿斯巴甜標準曲線(濃度范圍:0.4-250 μg/mL)
阿斯巴甜含量為10 mg/mL的果汁飲料色譜圖
使用果汁飲料樣品和碳酸飲料樣品測試,考察了分析方法的準確度。
在每一次引發全民關注的食品安全話題背后,都是科學儀器堅守了守護的崗,安全與否,繼續使用還是該說再見,科學儀器總是默默提供真實的數據。“以科學技術向社會做貢獻”是島津的公司宗旨,也期待在科學儀器監控下的阿斯巴甜帶來人民生活中的甜。
免責聲明:本平臺文章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所轉載文章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099-6011,我們將作刪除處理以保證您的權益!